奈非映客 - 优质影视资源平台,在线追剧、看电影、享受极致观影体验 奈非映客 - 优质影视资源平台,在线追剧、看电影、享受极致观影体验

爱奇艺大会:超400部“长 短”片单,进军线下乐园和内容电商新市场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4-24   浏览次数:1

4月23日,为期2天的2025爱奇艺世界·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基础架构与智能分发事业群总裁刘文峰和首席内容官王晓晖分别发表演讲,重磅发布了爱奇艺在商业布局、技术革新和内容创作方面的多项措施。当下,用户对“短而精”视频娱乐需求日益高涨,爱奇艺推出系列举措,呼应这次大会“与时进、敢为先、创非凡”的主题,更彰显了爱奇艺应变创新的行动力。

内容创作领域,爱奇艺将聚焦“短、精、多、新”策略,入场微剧并提供更多时长更短、更具创意的精品内容。产品体验方面,爱奇艺正式推出“跳看”功能和“桃豆”个人智能助手,借助AI重构用户视频观看逻辑、升级智能交互体验。龚宇在题为《科技的力量,艺术的精神》的演讲中表示,在注意力缺失的当下,影视行业要随时代、随环境、随观众需求而变,爱奇艺也会通过一系列新举措,推出更多让观众喜欢看、更爱看、看不烦、看不够、看不厌的精品内容,持续创新提升用户体验。

IP生态构建上,爱奇艺将继续专注于养成大IP,依托高品质内容着力拓展衍生业务版图、积极布局线下乐园、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此次大会上,爱奇艺还宣布正式进军内容电商市场,在会员和广告收入外进一步推动流量变现多样化。

内容变革新周期:

微短剧破局 长视频革新

王晓晖在题为《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的演讲中提出,“短”是内容领域2025年唯一一个关键词,即微短剧时长短、长剧集数短、电影占用时间短。观众既有“简单爽”的情绪需求,也有关于“生命意义”的精神追求。用户的双重需求,促使当下的内容创作需要“长与短”“解构与建构”两手抓,以丰富多样的内容满足用户生活陪伴、以高质量作品回应用户精神价值诉求。

2025年,影视行业进入“微剧靠速度决胜、短剧将出爆款破局、长剧经历转型阵痛、电影需要创新涅槃”的新变革周期。爱奇艺以长视频为战略核心,以微剧为增量业务,在微剧、短剧、长剧、电影领域推出全新举措。

微剧领域,爱奇艺极速版App将更名为爱奇艺微短剧,推进以微剧内容为主的产品转型,并通过“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等,形成内外IP多方联动,为用户源源不断供应精彩微剧。短剧领域,爱奇艺将推出“短剧大剧计划”,《灵魂摆渡》《唐朝诡事录》等爆款IP均将推出短剧作品。

影视内容领域,龚宇表示,“集数和时长要减,但项目数和总预算要增加,这是爱奇艺的发展方向。我们会逐渐合理地增加项目、增加预算。”2025年爱奇艺新发布的年度片单显示,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小逗剧场、大家剧场、微尘剧场均有众多优质项目储备,五大剧场外还有丰富的多类型新作即将推出。电影方面,爱奇艺将通过“燎原计划”和“爆前计划”投入资金和资源,让更多年轻导演、编剧、演员参与到创作中来,获得更多机会。

AI创新用户体验:

长短结合“更精彩” 智能互动“更贴心”

每年爱奇艺世界·大会都会带来视频科技的前沿趋势和应用成果。今年,AI赋能的“跳看”功能和“桃豆”个人智能助手,成为用户体验方面的两大亮点。

内容制作端,爱奇艺AI应用成果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当前, AI在爱奇艺已从工具升级为“创作协作者”。创意阶段的剧本工坊、影像工坊,制作阶段的虚拟拍摄和数字资产库,有效助力创作者成为“超级个体”,让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能够进入内容创作行业。此次大会上,爱奇艺全新发布自研QClip一体机升级版,制作上云极大提升效率,进一步提升影视工业化水平。

商业发展新增量:

IP多元开发、流量多样变现、海外市场拓展

在内容聚焦“短、精、多、新”的发展趋势中,爱奇艺将着力打造更多头部精品内容、养成大IP,通过衍生业务、线下乐园和全感剧场等挖掘和延续IP商业价值。同时积极出海,将优质华语内容推向全球市场。

2025开年以来,爱奇艺先后官宣将在扬州、开封落地爱奇艺乐园,打造以影视主题IP体验为核心的沉浸式线下娱乐空间。此次大会,龚宇披露了爱奇艺乐园的落地区位、空间设计和核心体验。届时,用户将可在爱奇艺乐园中探秘光怪陆离的“唐诡世界”,在“大话西游”世界中与至尊宝同乘筋斗云。《莲花楼》主题沉浸演绎将通过旋转观众席、水舞台、数控威亚等舞台技术,再现红绸剑舞、东海大战等IP名场面。

在流量的多样化变现上,爱奇艺正式宣布进军内容电商,在会员和广告之外拓展收入新增量。以爱奇艺的新内容结合直播带货新形态,充分发挥爱奇艺在IP、内容、艺人明星、会员、广告等方面的资源优势,为商家提供高价值销售渠道。对于早期入驻商家,爱奇艺还将提供大力度优惠和免费流量扶持。

龚宇表示,眼前还有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未来还是充满期盼的。面对一系列变化,爱奇艺将以科技的力量、艺术的精神,聚焦精品、革新体验、创新发展。

除了内容层面的宏观布局,爱奇艺也借由发布片单,分享了更细化的内容策略。平台基于内容形态加速向“短”迭代的行业趋势,将采取“长 短内容并行、解构与建构结合、量产与质产并举”的内容策略,通过“长 短”IP开环生态聚合用户碎片化注意力,助力品牌营销升级,实现长效复利。

内容形态加速向“短”迭代

“2025年内容行业唯一一个关键词就是‘短’——微短剧时长短、长剧集数短、电影占用时间短。”王晓晖指出,2025年将开启为期两年的“长 短”内容变革周期,微剧进入“速度决胜期”,短剧开启“爆款破局期”,长剧进入“阵痛转型期”,电影迈入“创新涅槃期”。在此背景下,他表示,爱奇艺将以“长 短”内容并行、解构与建构结合、量产与质产并举的策略指导内容创作与生产,通过长短协同开发、多元剧场运营、工业化生产体系升级等措施,实现内容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自2024年9月首次提出构建“长 短”内容新生态以来,爱奇艺佳作频出,其中长视频基石地位更加稳固,《我是刑警》《漂白》两部剧集的爱奇艺内容热度值破万,《无所畏惧之永不放弃》《白月梵星》《一路繁花》等开年大戏表现优异,更在云合Q1剧集市占率及热度榜Top5中独占两席;微剧业务发展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储备量已超1.1万部,并与95%行业头部创作方达成合作,《家里家外》上线4天分账破百万。2025年爱奇艺将继续巩固长视频行业领先地位,并在微剧领域坚持精品化策略、不断扩大题材范围。

五大剧集厂牌新布局

在剧集方面,爱奇艺将通过五大剧场厂牌实现内容差异化布局,完成创作上的解构和建构。迷雾剧场、恋恋剧场和小逗剧场将分别深耕犯罪、言情及喜剧题材,致力于“正向解构”;大家剧场和微尘剧场将持续探索“逆向建构”,大家剧场以文学经典解构时代命题,微尘剧场则聚焦迷你剧集,用极致影视语言呈现微小叙事。迷雾剧场除了正在热播的《借命而生》和即将上线的《低智商犯罪》《树影迷宫》,会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还与作家紫金陈共同发布了“紫金陈新作系列片单”,包括《白色漩涡》《灰色漩涡》《黑色漩涡》三部曲。大家剧场储备了多部文学大家作品,将于2025年推出《生万物》《高兴》等现实主义精品巨制。微尘剧场将推出《在人间》《半个月亮爬上来》《虽然不能同时拥有一切》等迷你剧集,探索叙事和美学的突破。

基于五大剧场的差异化布局,爱奇艺2025年还将通过多部头部IP满足用户多元需求。会上,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戴莹与欢娱影视创始人、《临江仙》总制片人、艺术总监于正以及演员白鹿、曾舜晞同台解读《临江仙》的创作内核,爱奇艺高级副总裁杨蓓则与演员虞书欣一同介绍了《双轨》及《灿如繁星》。此外,同步释出的《八千里路云和月》《大生意人》《唐朝诡事录之长安》等IP,横跨家国史诗、商战博弈、悬疑探案等题材,以多元内容打造沉浸式观剧体验。

综艺给情绪以回响,给逃离以呐喊

聚焦综艺领域,爱奇艺综艺秉承“给情绪以回响,给逃离以呐喊”的创作理念,致力于让快乐更纯粹,表达更真实,个体更共情。会上,爱奇艺集结姜滨、谭晓虹、陈涤、董轩羽、陈歆宇等顶尖制作人阵容,推出原创IP《大娱乐家》《超燃青春的合唱》《光荣之路》《姐妹们 Stand Up》《微笑一号店》《姐姐当家》等,同时《喜剧之王单口季2》《新说唱2025》《一路繁花2》《你好种地少年3》等人气“综N代”新一季也将陆续登场。爱奇艺还持续拓展台网合作,与浙江卫视倾力打造《天声一对》,与江苏卫视共同推出《音乐缘计划2》,与东方卫视联合呈现《亚洲新声》,进一步拓展内容生态边界。

爱奇艺副总裁董轩羽表示:“好综艺应该像一面镜子,既照见生活,也放大情绪。接下来,我们会继续用新内容、新玩法,让综艺成为观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

微剧推出五大计划

在微剧领域,爱奇艺坚持精品化策略,推出精品微剧千部计划、百部港片微剧计划、普法微剧万集计划、古龙IP微剧计划及国安、公安微剧计划五大内容计划,提升微剧类型丰富度与艺术水准;短剧方面则实行“短剧大剧计划”,《烟雨神游记》《灵魂摆渡·十年》《唐诡奇谭》《大王别慌张2》《少爷和我第二季》《九号秘事之黑帷背后》等作品即将上线;微综艺则在IP衍生、创新玩法、垂直人群和社会热点四大方向上持续发力,现已规划20余档节目,包括多档大剧衍生微综艺、创新短剧和恋综融合的短剧CP售后节目《恋爱吧!短剧》、人文对谈节目《在场》、外国人来华旅行真人秀《东游记》等。

自制电影“三级火箭计划”

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影制播平台,爱奇艺正式公布自制电影“三级火箭计划”,即以燎原计划、爆前计划、大片计划构建起从新人孵化到商业大片的完整路径。“燎原计划”聚焦青年力量培养,通过开放网络电影剧本合作和制作招标为新人提供创作舞台;“爆前计划”则鼓励内容创新,推动优质作品试水院线;“大片计划”采取“少而精”策略,聚焦打造高质量头部院线电影项目。

王晓晖在阐述“三级火箭计划”时强调:“我们必须先培育创作土壤,让新导演和新类型有机会通过低成本被观众看见,这正是互联网给电影行业带来的独特优势。”同时,在高票房“大片计划”中,爱奇艺未来也将继续加大院线电影投资,陆续推出《战争1840》《捕风追影》《凡人修仙传之瀚海迷踪》《食南之徒》《非常监狱》《甲方爸爸》等多元化大片新作,进一步提升爱奇艺在电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多产业重磅内容强势登场

爱奇艺在纪录片、少儿、动漫、体育赛事等娱乐多产业板块持续发力,2025年将推出多部重磅内容。在纪录片方面,爱奇艺将深耕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社会现实、大案纪实等多个赛道。其中,由BBC、PBS及法国、德国国家电视台联合出品的《与恐龙同行》和爱奇艺达成了中国区独家网络合作,计划于2025年第三季度联动少儿和纪录片双频道同步推出;同时,爱奇艺与中国教育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大型通史纪录片《中华史记》,将创新推出150集竖屏和18集横屏两个版本,并配套开发线下研学线路,实现内容价值的全方位延伸。

在少儿板块,爱奇艺强化IP商业协同,《无敌鹿战队》《音乐公主爱美莉》等多个IP已实现新季上线与衍生授权商品上市高效协同,《小厨喵餐车》《小熊猫大神探大战卡皮巴巴拉》等新项目也即将上线。动漫领域则在续作和年番上双线并进,即将推出《苍兰诀》《成何体统》等高人气IP续季,并通过《我有一剑》《天渊》《逆天邪神》《大主宰》《夜无疆》等年番持续丰富爱奇艺动漫供给体系。同时,爱奇艺在体育赛事领域的布局则彰显全球化视野,聚合欧冠、亚冠、英超、世亚预18强赛等顶级足球赛事,及罗兰加洛斯(法网)、澳网、美国大师赛等高网大满贯赛事,成为体育用户获取顶级赛事内容的首选平台。

推出4E品牌长效复利营销模型

当前互联网用户内容消费呈现注意力碎片化与媒介触点分散的双重特征,短内容高频触达与长内容深度沉浸并行的趋势愈发显著。吴刚指出,在这一背景下,爱奇艺优质内容IP的价值更加凸显,其通过统一的情感叙事内核跨越碎片化媒介触点,持续吸引用户关注,并将短视频、社交媒体、购物场景等触点串联为连贯的情感体验链路,从而占领用户心智,为品牌构建长效营销支点。吴刚表示:“依托‘长 短’优质内容IP,我们与各领域强势媒体携手,基于IP规划独立内容矩阵,让好内容在全域生根发芽,实现真正的IP全域媒体协同共振。这正是当下新内容时代的IP开环生态。”

为充分发挥这一内容生态商业动能,爱奇艺推出了“4E品牌长效复利营销模型”,以“树立形象(Establish)、情感关联(Empower)、品牌交互(Engage)、放大势能(Extend)”为全链路营销路径,打破传统硬广仅依赖低价曝光获取认知的局限,通过优化广告环境、创新展现形式及精准匹配内容场景,最大化硬广对品牌形象的赋能,并驱动剧集、综艺等内容营销模式升级,助力品牌长效价值沉淀。

升级营销模式赋能品牌增长

在大剧营销上,爱奇艺依托定制剧场、流量剧场、厂牌剧场等多元剧场策略,助力品牌精准触达圈层用户,以类型化内容绑定品牌情感;同步加大头部资源投入,打造现象级精品;新增“长短微全生态”流量池,提升品牌营销覆盖能力;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前提下,严控剧集广告时长上限,构建高含金量广告投放环境。在综艺营销领域,爱奇艺聚焦研发超头部综艺节目,确保品质爆款内容全年供给不断档,还将进一步加强“IP 长短直”开环模式下的新综艺形态探索,率先布局微综艺赛道,最大化满足品牌营销多元需求。

同时,爱奇艺还对硬广产品营销完成了三重升级,一是基于“长 短”内容新生态实现新场景流量扩容,二是奇炬广告投放平台升级促进广告投放全链路提效,三是强化大屏端沉浸式霸屏传播,强势占领用户心智,为品牌长效复利提供了技术支撑。

未来,爱奇艺将持续丰富“长 短”内容储备,以IP开环生态助力品牌营销增长,不断探索IP与商业的深度共振。

附:龚宇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业界朋友、各位媒体,大家好:

大概三周前在成都网络视听大会上,我的发言全讲行业。今天我的发言主题和网络视听大会的标题一样,但重点是讲爱奇艺怎么针对行业的一些变化,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行业的问题大家都非常清楚,我就不多说了,看爱奇艺打算怎么做:

第一,入场微剧,观众喜欢看。也说了一段时间了。我说的这个微剧指的是竖屏,每集大概1-3分钟,40集到120集,可能还有更多。这个品类太特殊了,它不是电视、电影技术诞生的作品形态,而是移动互联网、移动端,加上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共同影响诞生的一种颠覆性的作品形态。虽然现在这个作品形态在某些方面看着不高级,但事物都是变化的,将来会高级起来的。包括现在如日中天的网剧也是这么起来的。不但爱奇艺要进入这个领域,我也希望更多制作公司和平台一起加入这个赛道。

有些人问,爱奇艺还做不做长剧?误解了。做微剧是爱奇艺的增量业务,不是转型。不是我们不做长剧了转成微剧,可以理解为又多了微剧一个品类。我们把产品结构重新做了一下梳理:爱奇艺基线产品,爱奇艺APP、奇异果等继续沿用原来的商业模式,微剧只是一个增量内容,多了一个频道,多了一个内容种类。而爱奇艺极速版将在移动端改为“爱奇艺微短剧” APP。现在还没有实施,一方面是修改名字可能需要3-4个月,另一方面极速版有很多用户,我们要在数据分析后,比较妥当的把名字改了。怕一改了以后,原来的用户找不到了,流失了,得不偿失。

第二、聚焦精品,观众更爱看。中国影视行业多少年,这句话说了多少年,但还是要强调一下,什么是精品?精品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定义是更多的用户喜欢看。精品目的就是让更多的观众去喜欢看。同时我们也会兼顾艺术和情怀。2021年以来爱奇艺15部热度破万的剧集,都是精品内容,也是商业大片,覆盖人群非常广泛。比如《狂飙》,这是一个天花板,到此为止我还没有了解到其他剧超过这部。这是一个标志,这些作品都是我们追求的。

第三、时长更短,观众看不烦。近几年全世界人民的注意力和关注时间都在迅速缩短。我看到不同统计口径下,注意力从十年前的2分钟到了现在40多秒。对影视来讲,我们要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现在短剧也好,微剧也好,故事线、人物更直接简单,主要人物和故事线之外,不能分支太多。比如原来3集的铺垫,现在30分钟铺垫,观众就都没了。一个低效益的行业,如果想生存和发展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市场变化,把投资回报的效益提高。

第四、作品更多,观众看不够。我知道这个市场,剧集、电影立项开机都减了不少,大家在想是不是整个行业都在减量?事实上2025年一季度是这样的,但我们感觉这是不对的。如果这么做下去,我们行业的发展会有问题。至少从爱奇艺的角度来讲,不是减项目、减预算,而是逐渐的合理的加项目、加预算。这涉及到财务方面的理性分析问题,但是方向肯定是这样的。集数要减,时长要减,但是项目数要增加,总预算要增加,这是一个方向。

第五、创意无限,观众看不厌。我们要给更多年轻主创机会。有些审美、思想、理念,到了一定年纪就是找不到那种感觉了,所以创作方面应该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给他们更多机会。

第六、科技创新,继续颠覆行业。科技创新一直在影响着影视行业,其实也是因为科技创新才有影视行业。爱奇艺推出了一些新功能:“速看”、“跳看”、“桃豆”、“智能制作”。“速看”,这不是短视频网站的手段吗?把一集电视剧或一部电影剪成几分钟,有很多段,每段有几分钟。但我们很多剧确实节奏太慢了,观众又喜欢、要看,所以我们用人工智能做了一些速看专辑放在爱奇艺里。这个版本是根据用户习惯,人工智能机器人分析出来剪的,是正版的、授权的。这样也会把老的作品、片库的内容重新让大家去看。

“跳看”是在看长内容的时候,通过手势往上一滑,人工智能会分析滑到什么地方让你看得更爽。这件事可能会影响很大。行业里所有平台都有倍速功能。好的作品我们可能1倍速从头看到尾,不好的可能1.2倍速甚至1.5倍速,还有人2倍速看完一部作品。还有一个拖进度条,更粗暴,觉得这段没劲。另外是右滑,10秒、10秒均匀的跳。我们新加的“跳看”是左边右边往上一滑,跳到下一个精彩点,目标是确保这一滑,中间没有精彩点被误跳过去,情节不受影响。听着挺不好的,我们辛辛苦苦创作的很多内容怎么就跳过去了?但是我们相信客观现实,如果作品好,人家不会1.2倍速、2倍速过去的,这个功能也就“白费”了。这件事细思极恐,如果跳得多的作品,我可能用机器人把它再剪一遍,重新看,可能比原版更好看。

“桃豆”是爱奇艺用户的个人助手,可以回答你关于影视方面和你在爱奇艺上的任何问题;“智能制作”,协助我们做制作,一会儿文峰会更多做解释。

第七、提高工业化水平,控制综合成本。除了金钱成本,还有时间成本。当前大部分行业资金一年周转几次,咱们这个行业一个项目几年才周转一次。从金融角度来讲,效率太低了。工业化程度是一个重要原因。两个方式可以提高工业化水平:一个是规则变化,一个是IT和人工智能助手。规则变化,微剧是把剧本开发和制作分开,开发剧本评审过了,用剧本去招标制作公司,制作公司给做出来。简单的一个变化,导致效率提高很多。微剧的艺术性弱可以这么做,艺术性强的可能不适合这种方式。什么样的作品,在什么样的分工、或者什么程度更适合,我们需要摸索。比如网络电影开启一个计划就是这样,把剧本开发和制作分成两个阶段,控制好时间成本,时间成本低了,自然其他成本也跟着低了。

第八、养成大IP、延续商业价值。一是衍生品,我们做了衍生品专卖店“爱奇艺奇小贝”,在北京和上海开了几家店,线上和其他渠道也有爱奇艺IP衍生品。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出品方、内容制作方和我们一起把IP价值进一步挖掘出来,反馈到我们的投入上。另一个是爱奇艺全感剧场,用VR和AI技术,现在全国有接近50家,今年估计再增加二、三十家。另外还有中型的爱奇艺乐园,现在已经立项了扬州、开封两个城市。我们希望拥有IP的企业跟我们多谈合作,把IP价值变成线下的物理存在,延续价值来回报我们的创作。这里的IP所有都是爱奇艺跟其他合作方一起分享的,没有一个是爱奇艺100%自己拥有的。平台的价值就在这里。

第九、流量变现多样化。长视频网站的主要变现,第一是会员,爱奇艺连续两年会员收入超过60%。第二是广告。现在要发展电商了。今天爱奇艺电商上线,是内容电商,不是货架电商,所以打开爱奇艺现在一时找不到入口,但是搜索爱奇艺电商时有一个直播页面和视频带货的页面会出现。现在还是试运营状态。爱奇艺做电商一是新内容,特别是有IP的、有艺人明星更多参与的内容;二是新形态,带货。三有资源优势,IP、内容、艺人明星,加上会员。会员把互联网上消费力最强的用户给筛出来了,所以会员是我们电商最大的潜在用户。一个新的业务需要时间成长,我们希望今年能奠定好基础,明年有更高更快的发展。

第十、开拓海外市场。这是我们“内卷”的一个必然结果。我们不用简单迷信好莱坞平台、电视台、视频网站,其实我们很多明星在东南亚、日韩很出名,是因为看了爱奇艺还有我们的同业。中国视频平台在东南亚地区、北美等地的影响力可能超出大家的想象。

眼前的苟且,诗和远方。眼前很多困难,很多挑战,但未来还是充满了期盼。我讲的是商业,商业这事既爱又恨,本身就是矛盾体。谢谢大家!

附:王晓晖演讲实录

今天的标题“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哪一个重要”,来自于赵传《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歌词,这是创作者的纠结,也是平台的纠结。在当今复杂的社会环境变化之下,现在的青年人有一个困惑,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要想要逃离?有学者说我们现在处在一个犬儒化特别明显的时代,大家都是清醒的局外人。犬儒这个词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崇尚的是逃避、玩世不恭、愤世嫉俗、清心寡欲,相当于我们常说的佛系 愤青,所有的东西都知道但又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观众要看什么样的内容?从近一年的头部作品可以看到,大家的选择总是呈现出一种复合状态,每个人审美趣味的雅与俗都是并存的,可能既看微短剧,又看长剧集、电影,人性总是非常复杂地投射现实,选择不同的艺术形态去面对自己不同的复杂心态。作为平台,我们的目标并没有要非此即彼,也没有厚此薄彼,我们还是要面对观众的需求拍好作品。

在这样的时代里,创作特征就是安身与立命,一个是生活的陪伴,一个是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感动。这里面80%的主流是拍生活的陪伴,形态就是解构,解构就是叛逆、质疑、否定、怀疑一切的秩序、权威、教条,也就是怎么逃离现实的烦扰、困局,所以才有《哪吒》这样的极致作品,才有微短剧这样的大众类型崛起。从某种意义说,疯批的镜像就是自由。生命的意义和生命的感动是20%,它非常难做,因为它要面对生活的真实、困境、矛盾,以及你该怎么办,这个20%当中的作品不做则已,一旦做好就是个大爆款,《苦尽柑来遇见你》《人世间》《我的阿勒泰》都是如此。

表达的主体也在这样的时代里发生改变。我们发现现在女性意识、女性角色和女性创作主体性的特点越发明显了,女性角色的作品里面,更多的是否定传统男性世界对“我”的定义,女性到底该在世界上是什么样的位置,“我”该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发声,远远还没到做肯定句的时候。在豆瓣2023年的高分剧中,67%的女性没法贴标签,因此我们现在没有办法给女性角色定义,所以现在只能说处于非典型女主时代,典型还未定型,还在路上。过去男性的角色主要是对单一世界的主宰责任,拯救社会、家庭、苍生,但是现在需要处理好的问题不能还是世界的主宰,还是不断肯定自己的无所不能。现在男性角色是要担负世界与女性世界的两种责任,责任从一重世界变成了二重世界,典型性没有改变,还是责任。只是要学会和女性角色之间平等协作的相处关系,这是新时代的典型性。

在长剧、电影之外,微剧作为第三类型崛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说,理性的人追求的并非快乐,而只是回避痛苦。因为痛比快乐感知更强,所以大多数时间大家是在研究怎么把痛苦去掉,这种情绪影响着我们的创作,微短剧这个时候补上了这个缺口。所以微剧更多是把当代的巨变像新闻、综艺一样迅速反馈,而长剧、电影都要等两年以后表达。长剧更重要的是去表达人类不变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所以着墨点一定在人物身上,短剧的着墨点很难在人物身上。这是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陪伴这两类内容,我们要思考的是怎么在新崛起的类型和我们固有的长剧集、电影等优势赛道上去做平衡。

从极端上说,未来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女性视角讲一遍,这个时代的最大变化之一是从女性角色和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开始的,不从女性视角看事物就不能完整反映这个时代特征的变化。同时,所有的故事都可以用短剧的叙事方式讲一遍,原因一是要尊重观众的时间,二是要实实在在地把故事讲简洁。生活习惯在改变,我们为观众负责就是为投资负责。

微剧的崛起带来的最大启发就是它从客观上仰视观众:你想看什么,我给你什么。长剧的失误就是有时候忽视了观众:我想给你看什么。再有就是长剧和电影最重要的是人物叙事水平要更升维,但进步较慢,这是我们要攻克的。在接下来的内容战略上,微短剧将是我们的增量,是战略补充,长剧集和电影依然是我们的战略核心。

2025年开始两年的变革期。微剧靠进阶速度决胜,我们的速度要跟上,整个行业发展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微剧陪伴大家的时间会增加,赛道会越来越多,题材会越来越广,质量也会越来越高,但是它也有天花板,不论微短剧、长剧和电影,每个类型都会占据自己应有的一个份额,这是市场和观众给的。短剧破局和爆款在这两年产生,很多创作者意识到既要保持长视频拍摄的影视语言的审美,又要保持短剧的节奏该怎么办,我们也会高度关注这个事情。长剧转型就是这两年,大量注水的剧集会被淘汰,高品质、高溢价的剧集会出来,未来低成本低收益的快作品和高成本高收益的慢作品会交相辉映。市场未来在剧集品质要求和投入的程度上会惊人,现在好剧集的单集成本一定会被突破,虽然头部会越来越少,但只要出来一部好剧集,溢价方面会更厉害,一部头部作品能胜过过去三部。电影创新就是这两年,我们做了一个“三级火箭计划”, 我们通过“燎原计划”打基础:发掘新类型、新新人类导演,通过“爆前计划”发现长片潜质导演,通过“大片计划”发掘大白马进军高票房院线,目的还是想打好基础做好土壤,让新类型、新作品、新人在互联网上被低成本地发现。互联网不会埋没人才,只要是好东西,在互联网上一定会被看到,而且低成本,只有发现这些人、发现新类型,才能给我们的院线大片提供更多的力量支撑。

今年的关键词就是“短”,微短剧时长短,长剧集数短,电影耗时短。“耗时短”意思是指院线电影一定要高品质,让你物超所值,觉得时间值。同时,在流媒体上不用出门让大家看到像奈飞电影一样的高品质、多类型,来撞开电影整体土壤的新生。

在大迁徙时代,新类型和新人才的结合会对所有的内容品类产生冲击,现在很多不管是在海外高校毕业、中国高校毕业的优秀学生,还是一些年轻导演,没有院线拍,我们希望流媒体电影、微短剧提供了大量实践机会,有机会观察现在观众喜欢的镜头语言该怎么做,故事该怎么写。另外,我们这个行业在2016、2017年的时候,刘畅、沙漠、辛爽、吕行、田里等一批新导演大量涌现。现在又一波新生力量该出现了,也是因为有新的内容形式给他们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不管是电影的涅槃,还是长剧的转型,还是短剧可能会出现爆款,微剧有大量的资源投入,这批新的导演数量和质量应当会比往年出现的更强更多。所以我们有句话叫做自古英雄出少年,乱拳打死老套路。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两手抓,从形式上是长与短,从立意上是解构与建构,从整个的投入上是量产生活陪伴式的商业片与质产有生命意义的高质量作品。

DeepSeek总结了中国观众泪点公式=70%真实细节 20%反套路 10%留白。现在我们需要耗费心血、脚踏实地去创作高品质的作品。留白这是影视理论一个基本的套路,给观众10%的留白就能换来40%的参与。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是70%的真实,真实靠人物,人物靠情感,情感靠细节。我们凡是看到这些特别好的剧集的时候,尤其是建构的剧集的时候,故事都非常容易讲明白,但是为什么吸引人?就是靠细节,靠影视语言的魅力,靠真实的力量。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依然在寻找下一个中流砥柱,也依然期待像《狂飙》《哪吒》这两部作品一样的高光再次出现,它们绝不是终点。这两部长剧集和电影是艺术商业长视频的荣光,它证明好内容的力量是无穷的,商业价值也是无穷的。

我偶然看到这首诗,这是广西作家林白写的一首诗《过程》,我们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到整个生命的过程和情绪的起伏,我们看到麦浪滚滚、生命涅槃。其实我们影视就是要反映这样丰富多彩的人生,不要埋怨观众,其实是我们缺席的时间太久了,我们做出有意境的作品太少了。

最后还是这句话,不管是看电影、长剧集,还是微短剧,其实都是想让大家去相信一些东西,我们希望大家通过视频讲故事的能力去平衡我们这个题目的纠结,找到一种正念的力量,让我们不孤独,信未来!谢谢大家。

镜象娱乐(ID:jingxiangyuler)

━━ 已入驻平台 ━━

━━ 视频号 已入驻平台 ━━

THE END
1
更多资讯
更多
视频
搜索历史
删除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