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非映客 - 优质影视资源平台,在线追剧、看电影、享受极致观影体验 奈非映客 - 优质影视资源平台,在线追剧、看电影、享受极致观影体验

六集看罢,发现《悬镜》真的好会“卷”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4-19   浏览次数:2

2025年4月19日刊| 总第3941期

10-20集体量的国产短剧集中,悬疑剧是最早出圈的类型。因此,当剧集圈子整体开始长剧向短时,悬疑剧便是最先卷起来的一个赛道。

今年各大视频平台上线的悬疑剧不仅数量多,而且都在开播前就能抛出卖点。其中最常见的便是知名演员的回归与加盟,其次是叙事手法、角色塑造、视听表达等内容层面的创新。有的借此突围成功,有的则被潜在的副作用反噬。

即便如此,腾讯视频仍选择相信创作者,允许他们进行带有自我烙印的创新,从而接连诞生了《漫长的季节》《欢颜》《繁城之下》《棋士》等不断探索悬疑剧表达边界的佳作。

《悬镜》在腾讯视频开播前,说实话,我对它既有期待,又有担忧。因为通过预习可以得知,这部剧在主演搭配、故事编写、影像风格上都主动引入了创新性的元素或手法,可谓今年悬疑剧的一大“卷王”。我既期待它能借此突破当下国产悬疑剧的瓶颈,又担心这些新引入的元素会带来副作用。

然而,当剧集开播后,对副作用的担忧便渐渐消散。导演扈耀之带领一众经验丰富的主创,用强大的全局掌控和默契的协作,强化了创新性引入的正面作用,同时避免了其负面作用。

有新意无怪异,《悬镜》越看越抓人,充分打开了观众对国产悬疑剧的新热情。

有港星却能避免违和

港星好用,因为他们有经验、有技巧,随便给个标签或情境就能演得十分到位。正因如此,港星又很难用好,因为他们的经验和技巧,有时候和内地演员的表演风格、气质是违和的。

《悬镜》不仅邀请了老牌港星任达华参演,而且演的还是双男主之一的林国强。剧中,他与内地男星朱雨辰饰演的徐骁组成警界老少配,联手侦破迷雾重重的连环杀人抛尸案。

虽然目前剧集只更新到三分之一,但我们已经能确定,任达华的加入没有产生违和感。这得益于本剧做好了两点。

其一是在文本层面,为林国强这个角色提供了丰富的前史,帮任达华建立了很扎实的信念感。

港星在内地影视剧里有违和感,很大一个原因是有些剧本只给他们提供当下的标签和情感。于是当他们以扁平的信念去催动情绪的爆发时,就会显得用力过猛。

《悬镜》里任达华不会让人感到用力过猛,就是因为林国强所有与其他警察不同的思考、判断、言行,背后都有女儿被害的前史做支撑。

在回忆段落里,我们可以看到女儿被害前,林国强遇到类似的抛尸案,也会和徐骁一样,采取拉网排查、寻找附近目击者等常规方式来调查。是特殊的经历,改变了他、重塑了他。

有了前史做信念支撑,有了女儿角色来辅助对手戏,任达华影帝级的演技就有了释放的空间,有了拿捏表演烈度的标尺。

其二,你以为在《悬镜》里是港星在向内地的风格靠拢,其实还存在着内地主创向港片风格的靠拢。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任达华出演双男主之一,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实现风格契合的必然选择。

本剧的案情,在内地影视剧里极为罕见。反而在港片里,有过不少同类。于是为了让观众更顺畅地走进这类特殊的案件,本剧的美术和摄影风格,都暗藏了一些对老港片的借鉴和致敬。

使用港星作为叙事推动者之一,就与这种“港片味儿”颇为契合,带给观众一个整体化的悬疑剧新体验。

有猎奇却能避免悬浮

看其它的国产悬疑剧,尽管我们一开始猜不到凶手或幕后黑手是谁,大体上也能知晓他/她犯罪的动机是什么,因为跑不出仇杀、灭口、谋财、贪色、滥用权力、意外失手这几种。

看《悬镜》,我们对凶手和幕后黑手的动机猜测,从一开始就跳出了这个范围。很明显,无论是杀人抛尸的凶手,还是躲在幕后的黑手,动机上都有异于常态之处。

这是国产悬疑剧极少触碰的领域,因此就有着强烈的猎奇色彩。如果在氛围渲染、概念介绍中尺度拿捏不准,观众有可能看着看着就要怀疑自己看的是玄幻剧而非悬疑剧了。

这时,扈耀之导演曾拍摄过《骨语》系列的经验,就显得非常关键了。他准确地拿捏着视听语言和信息表述的分寸,既维持着对观众猎奇心理的调动,又不故弄玄虚,让观众觉得剧情或人物变得玄乎。

剧中多次强调,林国强和徐骁之间的差异,只是思路不一样。林国强之所以提出看似不科学的建议,只是他猜测凶手信的不是科学。而根据凶手的思路去推测,恰恰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在随后的查案过程中,本剧也没有偏向林国强或徐骁任何一方。他们各自的方式方法,在追查中都起着作用,相辅相成地推动侦破进展。就算幕后黑手信的是古老的邪门歪道,也终将被警方以科学的手段予以破解。

另一个妙招,便是引入了考古与文物专家陈楠(张龄心饰)这个角色。有她辅助性地参与到刑侦过程中,就能实时地从考古与文物的学术角度,去阐释一些新发现的奇异线索。

同时,她的阐释,又不会立即盖棺定论,而是引发更多关于“人类永恒的欲望”的猜想。凶手和幕后黑手不登场,可他们的形象与内心世界,却在不断地被描绘出来。

《悬镜》整个案子的刑侦过程,基于对犯罪者人性的层层揭露,反而比普通的类型化创作更具社会深度。

徐骁用现代刑警的思维,去推测遇国古墓里两具纠缠在一起的尸骸的成因;陈楠通过蝉的寓意,去推测佩戴雕刻了蝉形状玉佩的凶手的杀人动机,都有着交叉学科的色彩,打破了很多观众的思维定式。

这种双向猜测、交叉学科的方式,在后续的案情侦破中,肯定会再次发挥拨云见日的作用。

有视觉惊悚却能避免心理压抑

长剧向短,不是简单地把长剧砍一半就行,而是要匹配新的叙事节奏和影像风格。

因此我们会发现,在短剧集领域里给出惊艳答卷的创作者,往往有着较为鲜明的电影思维,甚至本身就是经验丰富的电影人跨界而来。

《悬镜》的主创班底,大都有着电影创作经历。在这部剧一些重场戏的视觉营造上,他们都调动了自己的电影思维和经验。

比如利用前景物体来营造视觉纵深,强化危险即将到来的氛围。

比如利用焦点变换,来给观众传递重要信息。

又比如在构图里隐藏斜线,增加观众的临场感。

而这些都还不是最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普通观众印象最深刻的,是其创新性地引入了一些惊悚电影的视觉手法,营造了多处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场景。比如开篇的下水道,能让观众通过视觉体验到嗅觉的不适。

又比如周大明的养鸡场,各种光线的布局十分考究,即便没有直给的镜头,也能让观众加深对此处曾进行过祭祀性分尸的猜测。

昨日更新里出现的“大老板”的家,更是把这种视觉惊悚推到了新高度。机位、调色、光源等艺术手段一齐发力,把“大老板睡在棺材里”这句话具象化得让人脊背发凉。

不过与真正的惊悚电影不同,观众在看本剧的时候,这种惊悚刺激还是可以停留在视觉层面,不至于渗透到心理层面。

惊悚电影可以一鼓作气地从视觉渗透到心理压抑,是因为反正观众会看完结局再走。剧集要连续更新好多天,不能让观众天天压抑着生活呀。因此,《悬镜》引入了视觉惊悚,同时又牢牢把握着主角团的正向能量,以主题层面的阳光照亮视觉层面的阴影,从而避免给观众带来心理上的持续压抑。

观众有时候是喜欢玩梗的,比如剧集刚开播时,他们便在弹幕和社媒上猜测,有说真凶是李光洁饰演的交警的,有说幕后黑手是刘琳饰演的邻居的,有说“大老板”是霍青饰演的韩教授的,甚至还有人说扈导客串的杨局长是内鬼的。

一部优秀的悬疑剧,肯定是要把未来的反转都做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悬镜》明显不希望观众玩梗玩到魔怔。剧中人物该是什么立场,目前来看基本上就是什么立场,不会为了让观众猜不到而将角色瞬间“变脸”。

这是一种创作态度,也是一种理念表达。刑侦类悬疑剧,可以把过程拍得紧张、刺激,却不应该给观众增加心理负担。

结语

以目前的行业趋势来看,国产悬疑剧还会继续卷上一段时间。

很多创新元素都是双刃剑,创作者不能因害怕副作用而固步自封,只去卷主演的知名度。要卷就卷创作,像《悬镜》一般大胆地求索,谨慎地应对。只要用心去思考和研究,办法总比困难多。很多副作用,都会通过主创的共同努力,提前规避掉。

为观众着想,把创新元素吃透、用好、揉碎。观众品得顺畅丝滑,自然愿意追到真相大白的那一天。《悬镜》的精彩,还在陆续上演中。

文/满囤儿

THE END
1
更多资讯
更多
视频
搜索历史
删除
热门搜索
本地记录